幻灯二

无人机取证!为保全证据公证插上科技的翅膀

工程引纠纷

公证有妙招

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额大、建设周期长、进度管控严等特点。若施工期间变更承建单位,却不及时有效地固定已建工程现状,易造成后续施工与原先作业面混同,引发更复杂的矛盾纠纷。保全证据公证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及独特的证明力,正是解决这一潜在争议的有力武器。

航拍取证

省时省力

9月1日,珠海某建设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叶某来到斗门公证处称,该公司是位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某厂区的施工单位,承揽工程后,通过签订《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》,将项目中的建筑劳务作业发包给某建设劳务有限公司。现因发生合同纠纷,工地已停工多日,严重影响工程进度。经双方多次协商未果,拟

解除合同,故向斗门公证处申请对工程现状进行保全证据公证,作为日后结算价款的依据。

公证员询问后了解到,在建工程占地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,部分场地的安全系数暂不支持非工程人员入内。若单纯采用传统常规的摄录方式进行保全,易受现场环境局限,且保全对象覆盖面广,徒步取证耗时长,故经与当事人协商,决定采用“常规摄录+无人机航拍”模式开展保全。

9月3日,公证员会同当事人叶某及航拍技术人员来到现场。公证员先行记载航拍设备的名称、型号、固件版本等重要信息,并对设备及存储卡进行清洁性检查。航拍技术人员调试设备后,按照预设的航拍方案,在当事人的指引下对工程现状及周边环境进行拍照、录像。取证全程在公证员的监督下进行,耗时近1小时。

科技赋能公证

彰显“证”能量

作为新科技取证手段,无人机航拍方式具有显著优势:

一、机动性高。无人机能抵达存在安全隐患的保全区域,规避了取证漏洞。

二、空间感强。无人机视角多维,摄录范围广阔,周边参照物清晰,能更直观明了地呈现证据。

三、操控简便。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》规定“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隔离空域内飞行,由组织单位和个人负责实施,并对其安全负责”,即一般情况下无需经审批程序即可开展航拍活动。

四、节省成本。航拍取证效率高、效果好,缓减了跋涉之苦,节省了取证成本。

斗门公证处因地制宜选择保全模式,

实现各取证方式间的优势互补,

保障证据的完整性,

提高公证文书的采信率,

充分发挥保全证据公证在

预防、解决纠纷中的“证”能量!

来源:斗门公证处

原标题:《无人机取证!为保全证据公证插上科技的翅膀》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